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课题专区
开题报告┃怎样才能写好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
字体【 】 【发布日期:2020/7/11】 【来源:李平】 【阅读次数:次】

    选定课题后, 一般需要撰写简短的开题报告, 撰写开题报告类似于建筑施工前的设计方案, 对所选课题的研究目标、方案等所有因素进行可行性论证。开题报告主要审核选题是否符合选题的基本原则, 并对课题研究的意义、可行性、创造性和效益性等进行论证, 以确定选题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选题后如不进行系统而规范的论证, 就很难检验该选题是否科学合理, 等到着手做毕业论文时, 才发现资料难找或分析方法失当, 很难继续下去。可见, 开题论证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避免研究误入歧途。开题报告是论文撰写者对自己的论文写作对象所做的文字说明材料, 由选题者把所选的课题的概况以书面形式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 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开题报告也是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开题报告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研究该课题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水平、发展动态和趋势;与课题相关领域前人工作或知识空白;研究目标及拟采用的方案、研究方法和手段;预期结果和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工作条件,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所需研究经费及经济性 (经济效益) 分析;论文工作量及研究工作计划;选题者本人的理论水平及能力;指导力量等。从结构上看, 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1.文献综述, 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手段, 3.参考文献, 4.进度安排。其中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中的最重要部分。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 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 综合分析和评价概括出同类课题若干文章的基本事实、基本观点和方法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文献综述属三次文献, 专题性强, 涉及范围较小,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 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撰写文献综述可以为论文研究工作做准备, 掌握本课题情况, 明确研究方向, 还可以培养毕业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文献综述一般应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现阶段主要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本课题的主攻方向;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向。文献综述一般在1500--2000字左右。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的格式多样, 但主要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写作:1.前言。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 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 以及自己引用参考文献的总体情况, 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粗略的了解。2.主体部分。将所参考、引用过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比较, 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评述, 还要阐明资料中的观点对自己论文写作的帮助、启发, 从哪些方面做了借鉴、引用。3.结语。将综述的主题进行扼要总结, 体现出对相关资料和所研究课题的某些见解。写“文献综述”时应做到收集文献尽量齐全,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因发现许多同学不能很快地掌握文献综述的文体形式, 甚至有些同学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读书笔记摘抄和论文, 其实文献综述也是有“式”可循的, 因此笔者将文献综述的“式”总结为常用的模式结构, 在教学中, 让同学从模仿开始, 首先训练同学体会写作该文体特殊形式的规范和程式, 对该文体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1.文献综述各部分写作内容的侧重点及其程式用语
文献综述的具体模式结构常常是: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评述———参考文献
或者:
前言———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参考文献
或者:
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观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矛盾与不足———参考文献
或者: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国内研究的综述———作者对以上综述的评价———参考文献
……
 
    由研究背景、研究现状、评述和参考文献构成的文献综述, 是经常使用的模式之一, 其他模式与此类似, 有许多相通之处。下面就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评述———参考文献”这种模式为基础, 分析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写作要求、方法和写作的侧重注意事项。
在写作时, 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 并学习其中的程式用语。现举一例:
 
一、研究背景 (主要是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怎么样, 还存在着×××××的问题, 当前, 还有×××××的现实问题需要迫切解决, 所以,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 因此, 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所以, ×××××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研究现状
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 理论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
(一) ××××××××××××××××××× (中心句)
××××××××××××××××××××× (文献支撑句)
从远到近, 从大到小介绍研究的背景情况。
(二) 对于××××××××现状和不足的分析。
一是××××××××××
二是××××××××××
三是××××××××××
将同一问题归类, 由重到轻, 由大到小地写。
(三) 学者们对××××××××××的意见与展望
三、评述 (主要写自己的研究意见, 不同意见。)
(一) 我国学者对×××××××详细的分析。××××××, 整体上××××××。这是由于××××××××× (言简意赅地总体评价, 要提纲挈领)
(二) 除了这个原因外, 我认为还有几个原因导致了××××××
一是××××××××××××
二是××××××××××××
三是××××××××××××
(三) 我国学者的现有研究表明, ×××× (指出问题)
(四) 有学者已经指出, ×××××××× (可以用对比的观点亮出自己的主要论点)
 
    研究背景的写作。主要说明撰写本综述的原因、目的、意义、学术背景、目前状况、争论焦点、编写过程, 介绍收集资料的范围等, 使读者对综述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这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 重点突出, 字数以200~300字为宜。
 
    例如有位同学写作《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和思考》的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扼要简介现状, 客观评价成就和问题) 当前,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 这些社会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政体制改革在许多方面不到位, 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和角色在一定范围内, 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缺失的现象。(其次, 扼要揭示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 因此, 回顾我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历程, 总结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 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最后, 揭示研究该课题的意义)
 
    研究现状的写作。研究现状是文献综述的主体, 叙述某一时期某一学科领域的现状、水平和成就。依次综述各个问题, 列举出各种观点、理论、方法、数据, 并对每一项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列举历年来的成果、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进行推演和论证。研究现状在写法上没有规定的格式, 可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层层递进;或按课题所含的几个方面 (主题) 分路挺进;或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不管用哪一种格式, 都应在全面系统的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做客观公正的反映;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应层次分明, 条理清楚;语言简练, 详略得当。
研究现状虽然在写法上没有规定的格式, 基本写作思路可分为三块:第一步, 概括。即对所选文献的研究重点、研究手段及研究结论先进行概括;第二步, 分析评价这些文献研究所作出的贡献、影响、优点与不足;第三步, 整合回顾, 提出改进的方向与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
 
    评述的写作。评述是对前面论述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或是提出自己的取舍褒贬, 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所需的条件;或是提出预测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还可提出展望和希望。结语的作用是突出重点, 结束整篇文献。字数以200~300字为宜。例如有位同学写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的思考》文献综述的评述部分:
 
    从本课题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 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我国选举制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但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互相矛盾和不足的地方。比如, 有很多学者 (如肖敏, 2008) 认为, 选民对于选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认为选民的“厌选”情绪十分普遍, 但是也有学者 (如蔡定剑, 2002) 则以大量的实证调查和问卷调查为基础, 证实中国老百姓有极大的选举热情和民主参与的积极性, 有能力搞好民主选举, 而且渴望选举民主化改革, 只是我们的某些人为因素和制度阻碍了他们发扬民主。本课题计划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其次, 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我还发现, 对于妇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 即使有也只是简要的一笔带过, 似乎还没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这给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一些空间和可能性, 本文计划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拓展和研究。
 
    从例文中可以看到, 评述是全面深入系统的专门评述某一方面的问题, 对所述的内容进行综合, 分析, 评价, 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 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评述最重要的是写作者自己对文献的看法, 文献的长短处、观念是否有突破之处、对既有的研究增加了什么, 然后把作者自己的研究放在既有知识基础的某个位置, 表明自己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评述常常有自己的固定用语, 譬如, “××的研究是×××××××××历史条件下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样的。(言简意赅地总体评价, 要提纲挈领) 围绕如何建立××××××, 学者们或者从××××××角度, 或者从××××××角度, 或者从××××××的角度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从本课题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 虽然众多学者对于××××××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但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欠缺和不足的地方。”
“××××××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我还发现, 如何从××××××定位出发, 考察××××××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在这一方面应该有更具体的措施。比如怎样采取相应的方法, ××××××, 这一点也可以纳入××××××之中加以研究。这给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一些空间和可能性, 本文计划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拓展和研究。”
参考文献部分是指本文献综述引用和参考的文献。应当详细列举并注明篇目、著者、出处等。参考文献著录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2.在教学中有意识训练学生对文献的批评、整合的功夫
在文献综述中最常出现的毛病就是文献缺乏学术性, 人云亦云, 文献综述中听不到作者自己的声音, 既没有个人的观点, 也没有对文献加以批评和运用, 它可能是任何一个人所写的, 文献综述变成简单地罗列文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许多大学生缺乏写作经验, 多数是第一次撰写学术论文, 对撰写文献综述的知识和技巧知之不多。其次, 多数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处在培养形成之中, 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缺乏运用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许多大学生缺乏自信, 将文献视为权威, 培根云:“人们之所以在科学方面停顿不前, 还由于他们像中了蛊术一样被崇古的观念, 被哲学中所谓伟大人物的权威, 和被普遍同意这三点所禁止住了。” (《新工具》, 商务印书馆, 1984年, 61页) 不敢去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整合性工作。其实作为研究者, 应该树立自己在学术地图上的地位意识, 在选题、开题上就要有学术准备, 在学术上力图占有自己的领地和位置, 为自己后续研究建立平台, 在研究中力图发现自己距权威、专家到底有多远, 相对于他们有什么差异, 且要有问题意识, 不要将文献视为权威, 而是将之视为一些有用而且可能错误的想法, 试着提出不同的看法。
 
    (1) 收集文献应尽量齐全, 在文献整合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王力先生曾经说:“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提出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头一步。你连问题都提不出来, 怎么谈得上解决呢?首先要注意到,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如果文献过少, 量上薄弱, 那就难以发现问题。写“文献综述”时, 应做到进一步斟酌、收集资料。文献尽量收集齐全,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只有这样做, 才可以帮助你了解前人已经做了多少既有研究, 现在别人已经研究到怎样的地步;一方面避免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 一方面站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向前。
 
    (2) 讲求内在逻辑, 理清重轻、主次, 排好次序, 依据文献清晰导出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来归纳和评论文献, 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 要按照问题展开, 也就是说, 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 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 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综述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 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要先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 看上去像流水账, 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 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譬如有位同学写《有关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现状》提出了服务型政府内涵的认识不统一的问题, 还有没有其他学者提出这个问题呢?如果有, 就没有重复的必要。其次应将问题归类, 不然题目大, 内容少, 说不清楚。例如对产生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哪个原因最重, 应放在前面, 做理论分析, 可用“首先”, “其次”, “最后”, 揭示次序, 按照从远到近, 从大到小, 由宽到窄进行罗列分类。再如《论秘书的心理素质》, 从远到近, 从大到小, 由宽到窄的文献顺序应该是心理素质的界定, 秘书心理素质的界定, 秘书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秘书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逐步深入去搜求文献资料, 从介绍研究的背景情况, 理清研究问题的来龙去脉, 清晰揭示研究问题的演进, 为自己的后续研究建立进一步创新的平台。
 
    (3) 文献综述的结语部分要突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文献回顾, 不应只是条列式叙述别人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必须有自己的观点, 要对文献进行批评, 要有整合文献的功夫。你看了些什么, 学者们都提出了什么代表性的观点, 研究现状如何, 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写作可以接着说 (补充、扩展、深化) , 对着说 (对比、质疑、商榷、批判) , 还可以合着说 (概括、综合) , 还有没有空白地方, 如果有, 找出来就是你论文价值所在和写作的方向, 只有说清前人工作的不足, 才能衬托出作者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3.总结整合、归纳文献的技巧和途径
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
技巧一:瞄准主流
    一是利用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 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超星数字图书馆和中外文过刊阅览室或其他网络资源, 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 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 再去寻找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 比照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观点;把持有相同结论的作者放在一起;对方法论部分进行批评;留意观点之间的分歧;突出经典研究, 瞄准主流, 同时去查找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 找出该问题演进的方向和变化的趋势, 说明你的研究和以往研究之间的差距;你的研究和文献之间的整体关系;总结文献, 最后得出你自己的结论。
 
技巧二:随时整理
    在查阅文献过程中随时随地做好文献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 必要时做一些读书笔记。做好文献阅读卡片很有必要, 特别是对于那些很重要的文献, 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 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 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 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
    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 “如果目标本身没有摆对, 就不可能把路跑对。”道路的方向就是指向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 记住我要解决什么问题, 人家是怎么说的, 说的有没有道理。在做文献综述时切忌“竹筒倒豆子”, 要学会分类, 可以按照主题分类, 可以分为理论、经验、方法三个部分;也可以把相同观点以及相互竞争的观点分别讨论, 以此来叙述理论发展的历程, 作引文时, 也不要让引文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最好在引文的前面说明你对它的评价, 在后面说明它的深刻含义, 这样双管齐下夹住中间的引文, 来说明与你研究的相关性以及文献的长短处、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 从而最终找到你自己研究的位置和你的突破之处, 为进一步的研究建立平台。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 合肥市第四十七中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0608号  教育网站编JXQZ075号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五河路227号  电话:0551-5600799  邮编:230041